股票代码

688016.SH

2018年,欧洲心胸外科协会和血管外科协会针对主动脉弓部病变治疗的若干问题达成共识,将分支型支架、开窗支架、烟囱、原位开窗等弓部分支重建技术在共识中做了区别与优先级推荐。本期“了不起的医者”精品课讲堂,我们邀请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常光其主任,结合共识,为大家分享:主动脉弓部分支重建技术最新进展。

专家总结


1.弓部分支的重建已引起了临床的普遍关注,目前,主动脉弓上分支全腔内重建有定制型开窗支架、分支型支架、平行支架、原位开窗等技术。


2.定制型开窗支架和分支支架作为常规型支架,在未来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过要克服定制周期长、个体化解剖差异等。


3.平行支架和原位开窗作为技术创新,一定时期内在临床上也到了有效地运用,不过由于“Gutter”内漏、 “off-lable”应用和对支架结构的破环等,作为替代性技术推荐,建议作为紧急补救型措施或在临床试验研究中使用。


4.Castor分支型支架是全球首款主动脉分支型支架,上市后短期数据良好,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的最佳选择,也可在其基础上联用其它技术,重建弓上双分支或三分支。


专家介绍


常光其,男,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主任,中山大学血管外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社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管器械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分会常委兼主动脉夹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委兼外周血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师分会血管整合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粤港澳大湾区血管外科联盟主席,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兼血管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大血管疾病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香港医学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血管外科学会(ISVS)委员,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国际委员,国际静脉联盟中国静脉学会常委,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常委,《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编辑部主任,《Annus of vascular surgery》编委,中国南方血管大会(SEC)创始人和执行主席,2018年获选为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从事血管外科专业25年,在大血管外科及外周血管外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到目前为止已为数千例大血管和外周血管疾病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2008年在国内首次提出主动脉夹层一个新的分期方法,首次引入“亚急性期”的概念,并提出非复杂型主动脉夹层在亚急性期型接受腔内修复术的理论。2001年使用覆膜支架植入升主动脉治疗1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获得成功,2002年联合开胸手术和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1例裂口位于主动脉弓的主动脉夹层获得成功,2005年应用覆膜支架联合解剖外血管旁路治疗2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取得成功,2008年通过全主动脉血管腔内成形术成功治疗1例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2009年在国际上首次运用封堵器治疗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获得成功,2011在国际上首次应用封堵器结合烟囱技术治疗1例主动脉弓部假性动脉瘤取得成功,2012年通过覆膜支架联合烟囱技术的方法治疗1例升主动脉吻合口瘘获得成功,2016年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八爪鱼技术治疗1例破裂休克的胸腹主动脉瘤获得成功。经常参加国内和省内各种血管疑难病症的会诊或手术,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国内和省内血管外科同行的认可。


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30多篇(IF5.0以上6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及多项省部级基金。2009年论文“Hybrid surgery for aortic arch pathologies: 8-year experience at a single center”荣获国际血管外科学会(ISVS)授予一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临床研究课题“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的发病及治疗学研究”荣获2014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及2014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主编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图书之一《外周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参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血管淋巴管外科学》及《汪忠镐血管外科学》、《血管外科学》、《周围血管介入治疗学》、《血管外科手术图谱》等多本专著的编写和翻译工作。


2017年被家庭医生在线评为“羊城好医生”,2018年被胡润研究院和平安好医生评为首届“中国好医生”。


主动脉弓部分支重建技术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