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88016.SH

“第八届汪忠镐血管外科论坛暨第十届全国下肢血管学术论坛及辽宁省医学会第六次血管外科学术会议”于8月4日-5日在沈阳顺利召开。


秉承汪忠镐院士“仁爱、严谨、求实、创新“的学术思想和理念,本次大会邀请国内众多专家就血管外科疾病诊疗方面的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会议内容涵盖主动脉、下肢及静脉等领域诊疗的前沿热点难点、通过典型病例分析、专题讲座等形式为临床医师提供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知识共享的学术平台。


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微创®心脉)积极参与本次大会的学术交流,并借助大会平台同期举办两场主题分别为 “Serve the Arch,Reserve the Branch——弓部病变腔内治疗探讨”和“Low Profile & Unibody——主动脉疾病全腔内治疗方案探讨”的学术沙龙,与参会专家就主动脉弓部病变治疗策略、胸主和腹主病变的腔内治疗方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学术沙龙:Serve the Arch, Reserve the Branch——弓部病变腔内治疗探讨


本场学术沙龙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小明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辛世杰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姜维良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章希炜教授担任主持,邀请姜维良教授、章希炜教授及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陆清声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伟教授围绕主动脉弓部病变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认为:

 

累及主动脉弓上分支的弓部病变的处理仍是一个医学难题。对于此类病变,应根据患者情况做个性化处理,选择合适的技术同期或择期进行主动脉弓部分支的重建。目前应用较多的有杂交、开窗、烟囱和分支型支架技术,其中开窗技术和分支支架技术引起了全场专家的关注和讨论。开窗技术的发展体现了临床对于腔内重建弓上分支的需求,体外预开窗和术中开窗在很多医院都得到了有效的运用;而分支型支架可能是未来腔内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趋势,从理论上讲,分支型支架是最合乎逻辑的存在,未来可在其基础上,联合开窗、烟囱等技术治疗累及左颈总甚至无名动脉的主动脉夹层。


作为全球首款一体式分支型支架,微创®心脉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已于2017年6月获得了CFDA注册证,即将上市。与会专家对其进入临床表现了期待,同时也对一体式支架的设计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目前,分支支架的设计主要有一体式、内嵌式和外延式三种。其中,内嵌式和外延式需要主体和分支分别从体外入路,体内进行组装拼接,操作灵活,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但是由于支架需要在体内进行定位对接,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夹层患者可能由于血管真腔受挤压而发生变形,影响到支架释放后内嵌孔的圆整性,给分支支架的定位和释放带来一定难度。一体式设计主体与分支一体合成,结构完整,远期抗疲劳性能良好。这种设计避免了腔内支架对接的操作,不存在主体与分支支架之间的缝隙。在临床中,术者可以根据患者主动脉弓的解剖形态进行定制, 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主体锥度设计、5-30mm侧支后移长度和多维度侧支旋转角度设计确保使其能适应各种弓部夹层解剖形态,满足多数患者的需求。


学术沙龙:Low Profile & Unibody——主动脉疾病全腔内治疗方案探讨


本场学术沙龙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毕伟教授、北京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李拥军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刘暴教授担任主持,邀请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戴向晨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宗泓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东明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健教授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张磊教授围绕主动脉疾病全腔内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认为:

 

在临床处理复杂性主动脉病变时,受多重因素的限制,其腔内治疗对覆膜支架和输送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支架的导入性能,定位的精准度,释放的稳定性和治疗的近远期效果等。对于高龄亚洲女性患者,在接受腔内治疗时,入路血管的直径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据统计,因入路动脉狭窄、扭曲、钙化导致无法进行EVAR治疗的患者比例为6-19% [1],髂动脉直径小于6mm的亚洲男性和女性比例分别为19%和51%[2]。在腔内治疗此类入路狭窄的患者时,尽量选择外鞘小的输送系统,以降低对入路血管的损伤。微创®心脉的Hercules® Low Profile输送系统对入路血管的直径要求降低到6mm,对于相对健康有弹性的入路血管,可以进一步降低至5mm。其新一代腹主动脉支架Minos™ Ultra Low-Profile覆膜支架输送系统采用超低Profile:主体14F,分支12F设计,在治疗入路动脉狭窄的病变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成功的支架是为了适应主动脉的解剖形态,而不是强迫主动脉来适应支架移植物”,从解剖形态和设计理念上来看,一体化支架是比较理想的设计。传统的分体式支架配置灵活,广泛适用于多种腹主动脉瘤的治疗,但其临床应用中也存在着局限性,如衔接处Ⅲ型内漏、改变了血管原有的解剖形态,不适用于主髂动脉存在局部狭窄的病变,而一体式支架则突破了上述局限性,与分体式支架相为互补,在腔内治疗腹主动脉夹层、溃疡、腹主动脉分叉处相对狭窄,无瘤颈的单侧或双侧髂总动脉瘤等病变中优势显著。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结合临床中遇到的疑难病例,各位专家对主动脉夹层的干预时机和干预方式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第八届汪忠镐血管外科论坛于2017年8月5日圆满落幕,微创®心脉期待与您的再次相聚!

 

[1]Carpenter JP, BaumRA, Barker CF, et al. Impact of exclusion criteria on patient selection forendovascular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epair. J Vasc Surg 2001;34:1050-1054.   

[2] Rachel E. Clough, Adrien Hertault, et al. Havelow-profile endografts modified our practice and outcomes?EndovascularToday;2016;Vol 15